《百鳥朝鳳》:一部可以“聽”的電影,也是優(yōu)勝劣汰下的傲骨絕唱
《百鳥朝鳳》:一部可以“聽”的電影,也是優(yōu)勝劣汰下的傲骨絕唱
“嗩吶一響,黃金萬兩,不是升天,就是拜堂?!?/p>
作為樂器之王,中原地區(qū)婚喪嫁娶多用嗩吶。
吹嗩吶是門手藝活,它不僅要求嗩吶匠人有信仰和追求,更要求他們經(jīng)得起考驗。
而這重考驗,就是導演吳天明想要通過《百鳥朝鳳》這部電影傳達的主題。
01
故事發(fā)生在八十年代的陜西小鎮(zhèn)無雙鎮(zhèn)。
男主角游天明自幼在父親的熏陶下,對嗩吶產(chǎn)生了濃厚的興趣。
為了讓兒子學會一門養(yǎng)活自己的手藝。
天明的父親帶著他,來到當?shù)氐赂咄氐膯顓人嚾私谷隣旈T下拜師。
焦師傅以一種看似嚴苛的方式考驗天明,讓他用一根蘆葦管吸干盆中的水。
天明雖屢屢失敗,但從不放棄。
師娘看出他是個善良又有毅力的孩子,三勸兩請,才讓焦師傅收下了這個徒弟。
學藝之路異常艱辛,天明每天從清晨練到日暮,直到雙腿發(fā)軟,也未能如愿。
與他一同拜師的師弟則天賦異稟,不僅能將羽毛吹得老高,還能用氣息擊倒木牌。
天明心里很不是滋味,打起了退堂鼓。
直到有一天,焦師傅拿出自己的傳家寶—一只百年嗩吶,正式收師弟為徒。
天明深感自愧不如,連夜收拾細軟,準備離開。
卻不料在村頭聽到父親正在向鄰里夸耀。
兒子已經(jīng)拜在焦門下,用不了多久就能學會名曲《百鳥朝鳳》。
天明不忍父親丟臉,咬牙回到師傅家。
焦師傅早已看透他的心思,將自己年輕時用過的嗩吶贈予天明,并告誡他:
“嗩吶離口不離手,要好生護著”。
天明這才明白,師傅并非嫌棄他資質(zhì)差,而是時刻惦記著他,希望他能夠成才。
隨著時光流逝,兩個少年都已學有所成,焦師傅也到了尋找嗩吶班接班人的時候。
傳師當天,師兄弟各展所長。
眾人一致認為,技藝高超的師弟當選接班人是理所應當。
而焦師傅卻當眾將祖?zhèn)鞯慕饐顓冉坏搅颂烀魇掷铩?/p>
他認為,嗩吶是門手藝活,不能只看技藝,還要看人品。
接班人不僅要用生命熱愛嗩吶,還要甘愿為傳承嗩吶而奉獻一生。
在師傅看來,天明正是這樣一個人。
自此之后,天明開始跟隨師傅學習壓箱底的絕活《百鳥朝鳳》。
02
在天明成家立業(yè)、自立門戶之時,時代卻發(fā)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
悠揚的嗩吶聲漸漸被時髦的洋樂隊所取代。
紅白喜事上,天明費盡周折請來鄉(xiāng)親,大家也只想聽個熱鬧。
一曲未完,大家便被西洋樂隊的美女歌手吸引了注意力。
天明下定決心要與之抗爭到底,不料引來一伙地痞的毆打。
眾人拳腳相加,嗩吶班的行頭被砸了個稀巴爛。
就連焦師傅親自上門,懇求已經(jīng)另謀生計的師兄弟重新入伙,大家也各有難處。
眼看著無雙鎮(zhèn)幾百年的嗩吶文化就要失傳,一個讓人振奮的消息傳來:
當?shù)匾晃坏赂咄氐睦洗彘L去世,他生前最后的心愿就是讓尤家班在葬禮上吹奏《百鳥朝鳳》。
焦師傅知道,這是嗩吶班證明自己、讓嗩吶文化重現(xiàn)輝煌的大好機會。
他不顧肺癌晚期的身體,帶領天明臨陣磨槍,準備了一場驚天地、泣鬼神的演奏。
葬禮當天,氣氛莊嚴肅穆。隨著一聲凄厲的響音,天明吹響了第一個音符。
高亢、激越、婉轉、低回,百鳥朝鳳的樂章讓在場的所有人如癡如醉。
正當天明吹到忘我之處,突然發(fā)現(xiàn)一絲紅色從師傅的嗩吶里冒了出來。
焦師傅竟已是強弩之末,硬撐著為老村長送上最后一程。
天明趕忙接過師傅手中的嗩吶,眾人齊心合力,完成了這場驚天動地的演奏。
影片在悲壯的氛圍中徐徐落幕。
天明捧著師傅的骨灰,在他的墓前吹響了最后一曲《百鳥朝鳳》。
隨著凄婉的樂聲在山谷間回蕩,師傅的身影也漸漸淡去,仿佛融進了無雙鎮(zhèn)的山山水水之中。
在一曲終了之時,天明轉過身,迎著夕陽,背負著嗩吶,緩緩遠去。
03
嗩吶是民間藝人的珍寶,更是他們的精神寄托。
影片用大量筆墨刻畫了游天明學藝的過程。
從最初用蘆葦桿吸水,到模仿百鳥鳴叫。
再到后來隔河吹笛,游天明一步步成長為出色的嗩吶手。
這不僅是技藝的進步,更是人格的淬煉。
焦師傅擇徒的標準,不僅看重天賦,更看重品行。
游天明身上有一股韌勁和傻勁,有著對嗩吶、對師門的忠誠。
正因如此,他才擔當起了傳承的重任。
然而,一曲悠揚的嗩吶,在時代的喧囂中顯得微不足道。
當紅白喜事成了敷衍,當流行樂隊席卷婚禮,傳統(tǒng)藝人的處境岌岌可危。
外來文化的沖擊下,嗩吶還能吹多久?這是影片拋出的尖銳問題。
打架的場景固然有些夸張,卻也折射出傳統(tǒng)文化的尷尬處境。
游天明的堅守雖然感人,卻無法阻擋大潮的侵蝕。
影片并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,但傳統(tǒng)文化的傳承之路,任重而道遠。
作為第四代導演的絕唱,這部作品表達了導演自己的文化擔當。
當今社會,物欲橫流,浮躁之風日盛,嗩吶精神顯得彌足珍貴。
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(tài)去重新認識傳統(tǒng),去發(fā)掘其中的精華。
唯有如此,文化之根才能生生不息。
影片的結尾,天明在師傅墓前吹奏那曲《百鳥朝鳳》,每個音符都凝結著師徒情、兄弟情。
當鏡頭拉遠,當悠長的嗩吶聲回蕩在山谷間,觀眾無不為之動容。
是的,天明還在堅守,嗩吶聲還在回響。
這便是希望所在,是文化傳承的意義所在。
有人說《百鳥朝鳳》是一部披著藝術外衣的商業(yè)片。
更有甚者認為下跪排片的噱頭有違電影的莊重。
在我看來,無論是編導還是制片人。
他們所做的一切,無非都是為了喚起人們對傳統(tǒng)文化的重視。
所以,電影說的是嗩吶,卻也不止是嗩吶。
相關資訊
評論
- 評論加載中...